第一百八十二章 水师的重要性-《拐走陈圆圆》
            
            
            
                
    第(2/3)页
    祖大寿苦笑道:“辽东是建奴的老巢,你难道不担心?”
    “我还打算留个后手。”
    “什么后手?”祖大寿问。
    “发展水师。”
    未来,战争就是海陆空三栖协同了。
    这其实也并不算遥远,只不过是两三百年后的事情。
    建立一支精锐的辽东水师,雇佣商船,装备火炮,一旦发生海上战争,还可以利用水上优势。
    祖大寿恍然大悟。
    他跟随过毛文龙,深知水师的重要性。
    但是,以辽东目前的技术,是造不出好点的战船的。
    所以,为了省事,唐辰决定外购。
    交易的对象,是大名鼎鼎的郑芝龙。
    来到大明,唐辰怎么可能不想到他。
    更何况海上的事,就不得不涉及郑芝龙。
    派人去联系了郑芝龙之后,双方几乎是一拍即合。
    唐辰要船,郑芝龙要钱。
    正式的交易在一个月后开始了。
    十艘荷兰籍的商船开始在旅顺港口靠岸。
    虽然此时的旅顺港还不是后世那个年吞吐量两千两百万吨的大型港口,然而,作为不过,它作为一个大型港口的优越性已经日益体现出来了。
    在这里停上百余艘炮舰商,还是一点都不吃力的。
    这十艘武装商船,先前是荷兰联合舰队的主力战舰。
    郑芝龙本就是个海上强盗,一直私下跟荷兰人勾结,做些非法牟利的事情。
    这次听说了唐辰要高价买战舰,他便做了一回中间商。
    跟荷兰人那边,说的是一个价格,让他们将船开到旅顺港。
    对唐辰这边,说的又是另一个价格。
    他在中间赚一笔差价。
    当然,这笔差价可是高得很,利润很可观。
    他也是吃准了唐辰要买荷兰船,就必须通过自己的这点,而且因为唐辰出价高,他也很乐意赚这一笔。
    说起来,荷兰还是郑芝龙的手下败将。
    先前,郑芝龙有部众三万余人,船只千余艘,为明廷守备沿海以防海盗倭寇和荷兰人进攻,官至总兵,不久便返回福建泉州南安老家。
    第(2/3)页